3/9 10am 蔚藍人文堂線上講座,讓我認識第一位成功登頂聖母峰的華人女性,來自台灣的江秀真!
這麼厲害的女生是怎麼養成的呢?她說,小時候本來是喜歡畫圖的,但是,會畫畫有什麼用,沒飯吃啦。結果,不小心代表全班跑步比賽拿回一面金牌,鼓足勇氣跟平日沉默寡言的爸爸炫耀,但她爸卻說:「報紙沒刊登,新聞也沒報導,以後不是全國的,不用拿回來!」她一聽完,哭了好幾個小時,練就一個鐵肺,而且下定決心:「將來有一天,我一定拿世界金牌回來!」
就這樣,連在半工半讀上夜校的時候都不忘初衷,接受學校長跑訓練。後來,因為假日時跟著姐姐去爬山,與高山冰雪結緣,從此愛上登山,而且在21歲就拿到高山嚮導的資格。
在網路資訊還不是十分活絡的1995年、在攀登聖母峰死亡率極高的年代,年方24歲的江秀真通過甄選、辭掉工作,費時一年多的訓練,與其他團員從聖母峰南側攻頂成功!
35到37歲三年間,她不僅陸續完登七大洲最高峰,38歲,她還二次攀登聖母峰,這次是從更為驚險的北側路線哦。
不在山上的登山家,山下要靠甚麼過活呢? 她帶隊上山、到登山用品社打工、在臺大山地實驗梅峰農場擔任生態解說員,本來要在這好山好水的地方待到退休,朋友一句:「甚麼? 江秀真,妳這個登過兩次聖母峰的人,要在這裡待到退休?!」於是,她除了是第一位玉山國家公園女性巡山員,還繼續到學校進修,取得嘉義大學森林系及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碩士學位。
現在,登山家的日常是甚麼樣子呢?愛山、親山的江秀真,非常了解大自然說翻臉就翻臉,她曾經獨自一人待在高山上的帳棚裡,被毫不歇止的大風雪困了兩天兩夜,最後順利下山,她說,「你會很清楚,你被老天爺退貨了,你會知道你有使命」。
台灣高山陡峭,山路窄斷崖多,加上海島氣候又溼又滑,登山變數非常之多。近年登山人口變多但山難頻傳,江秀真深深覺得山岳教育迫在眉睫。為了建立登山學校,她全台演講,不僅深入校園推廣山林教育,更著眼於推動中高齡長者登山。「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健康終老是很重要的。登山不僅能呼吸新鮮空氣,提升體能,也能建立中高齡者自信與自立的能力。」
攀完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江秀真依舊謙虛地向山學習、以山為師。她說,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爬山,但是,每個人心中都可以有一座山,堅毅地向它走去。
聽完一場演講,多認識一個有志向的人,總是讓我滿心溫暖與感激。蔚藍人文堂每周日都有線上演講,江秀真女士的福爾摩莎登山推廣學校也開了好多課,外頭雷聲轟隆、春雨不停,讓我們在家替自己補一帖,雲端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