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We Die: Reflections on Life’s Final Chapter by Sherwin B. Nuland
(書名翻譯的真好! )
作者許爾文‧努蘭是一位行醫30餘年的外科醫生 他在64歲1994年時寫下這本書
他說不管人們最後是得了多麼罕見的疾病 死亡前會經歷一些共同過程
所以他選出六種最常見的疾病 試圖將死亡在生物學和臨床觀點上的真實樣貌呈現出來
期待人們能藉此有所認識 最終更希望能超越對死亡世界的恐懼並且免於自我欺騙
“醫學是一門複雜精細的科學工程 醫院是表現醫學成就的地方
醫生在面對疾病時的搶救與征服心態 一直都是醫生的價值所在”
但病患以及病患家人最大的願望是甚麼? 平靜有尊嚴的離世? 好好告別與親人好友共度的此生?
會不會也有哪些事情是我們現在就可以做的呢?
第三和第四章介紹七十歲以後人體的衰老過程
第十一章”癌症病人與希望” 努蘭醫生62歲的親哥哥罹患結腸癌並轉移到肝臟
此時 這個身穿白袍聰明絕頂的弟弟 望著跟他一樣有著湛藍眼珠但求助無聲的哥哥 他能給他”希望”嗎? 他
接下來所做的建議是否能幫助哥哥活下去?
第二個病例是49歲的律師 這位病患冷靜理智的接受肝癌必須化療但也時日無多的事實
但他說”在死之前日子還是要過的”所以他決定聖誕節要跟往年一樣熱鬧溫馨 有機會與所有的朋友一一道別…
努蘭醫生行醫多年的省思 總結在最後一章”教訓”和結語中
p322 如果我們病人不應期待醫師提供他們無法提供的東西(你還有多年可活…)
那麼 我們該如何做出理智的決定呢?
P329 我不會讓一個專科醫師決定我該何時撒手歸天 我要選擇自己的方式…
2014年 努蘭醫生83歲在家中過世 死因攝護腺癌
蒙田說”你的死亡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 是世界生命的一部分”
我們讓位使得萬物繼續生長 這樣來看死亡也不是這麼無情對嗎?
死亡的臉 真的可以再靠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