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茱莉安摩爾在電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 飾演一位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的聰慧女性嗎?
看完電影 心底有個小小的憂慮往上爬升 如果甚麼都記不得 看不懂 怎麼穿越迷霧踏出下一步呢?
電影原著是哈佛腦神經科學家莎莉婕諾娃(Lisa Genova)所寫的一本小說
現在她寫”一生都能好好記憶”(Remember: the science of memory and the art of forgetting)
來讀一下吧
1.編碼: 大腦把我”特別”感覺和注意到的各種訊息 轉化成神經語言
2.固化: 大腦把以前其他不相關的神經活動 集合成一個相關的模式
(科學家們還不清楚大腦是怎麼整合成一個單一記憶 但確認海馬迴是讓記憶固化的編織者 )
3.儲存: 新的模式透過神經元持續的結構和化學變化 便能延續下去
(但記憶儲存在哪裡呢? 他不在單一特定的區域裡 而是分布在大腦當初經驗的地方 可能是視覺皮質 可能是嗅覺皮質…)
4.提取: 透過活化這些連結 我們就可以重溫回憶了
(每提取一次記憶 我們就在重新活化相關皮質或神經元 其實就是在重建一個故事 而不是重播)
所以 我們的記憶可靠嗎?
他必須透過上述四個步驟才得以成立 而其中任何一個步驟的過程都會發生編輯不正確的情況
所以 難怪我說我乾爹是來我們楠西家打牌 看到我姊超可愛說要收她做乾女兒
而我姊說乾爹是因為我爸帶我們去上班才見到她的!
這還不希奇 MMY說 她爸中年失業時 天還沒亮就得從六張犁騎著腳踏車騎去新莊當汽車教練 有夠遠吧!
但她姊說 怎麼可能! 爸爸是去板橋當教練啊!
她哥跳出來說 你們記憶力有問題吧 爸爸明明是去樹林當汽車教練 我還在那裏上課拿到駕照的!
同一件事有三種答案又苦無對證之人 記憶是不是真的很重要啊?!
想要認識阿茲海默症請讀本書p.181
想要預防阿茲海默症請讀本書p.223
作者說保健記憶有十六個法則: 專心 視覺化 練習 保持正面 睡足7-9小時 喔喔 其他記不得了…
可是說到底 我們要記憶做甚麼呢?
“ 即使我們忘記人生中有意義的事情 但它們也不能定義我們生而為人的意義”
Remember, still Alice. Still Anne. May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