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初,我開始在附近的成人教育中心VHS上一周一次的德文課,也參加一個月一次的English Round Table,我就是在那裏認識Marie和Gudrun。其實,一個月一次哪裡練習到甚麼英文,我純粹是去那裏交朋友,面對面查證文化和生活異同! 而他們倆位英文都很不錯,又已經退休在家,雖然各自有各自的步調,但都滿願意撥時間和我聊聊的,於是我們,就成了每次見面可以相互擁抱的好朋友!
去年十一月底,我請他們兩位來家裡喝台灣茶,吃我做的焗烤地瓜小點心,Marie就主動說,下一次可以去她家玩,所以,之前聽說德國人不太時興請朋友來家裡聚聚,也是因人而異是吧? 但之後碰到年底的聖誕節、我又回台灣甚麼的,一拖,竟到三月份了呢。
Marie現在一個人住,但她下午常常要幫她已離婚的兒子照顧一個上小學的孫子。她很愛看書,頭腦清楚,身子骨兒也硬朗。她家很溫馨、又乾淨明亮,牆上掛的都是她自己的畫作或照片,還有一個自己做的瓷娃娃呢! 她拿出一本書介紹我認識德國第一位漫畫家Wilhelm Busch,我赫然發現,我現在住的這條街就是以這位作家為名,的,多美麗的巧合啊。
Marie是個很有主見的女性,她會為許多不合理的事情表達意見,據理力爭,但同時也是個貼心的人。有次我說到去年年初爸爸離開的事,她說,她的長輩們都告訴她,他們會在彩虹的那一端碰面;很令人期待的畫面是吗。
離開的時候,我們約好下次Round Table見,也提到,也許可以把另外兩位這學期加入的新同學,找來一起加入我們的小聚會。Marie說,謝謝我提出來多聚會的好主意,我說,才不呢,謝謝她們兩個願意配合,讓我在這裡有我”自己”的朋友。
2 comments
Aw i love reading this post and learning more about them 🙂 I remember you sharing more about them on our walk in Lincoln Park last month too.
很多美麗的巧合呢
橫跨歐亞 真的是不容易的緣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