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創作的事creations 似水無形,李小龍的人生哲學

似水無形,李小龍的人生哲學

by Anne

對李小龍的印象是: 厲害的武打明星,手拿雙節棍,

光著上身擺出防身的架式,不管外國人多厲害他都不會輸!

他會發出一個怪聲,並說”我不是東亞病夫”!

但真正會對他這個人感到好奇,是因為在另外一本書裡,

看到作者引用他說的一句話:

「杯子何時能發揮用處? 只有當它是空著的時候”。 」

會說出這麼一句話的年輕人,

對人生,可能有其他更獨特的想法哦。

作者李香凝是他的女兒,李小龍死的時候她才四歲,

所以這本書是透過她的母親、幾個父執輩好友、

李小龍留下的書籍和大量手稿,以及她自己的人生經驗所完成的。李小龍去世時是33歲,李香凝寫完這本書時剛好50歲。

因為讀了這本書,我稍稍了解李小龍的生平,

以及為什麼在他死後26年,”時代”雜誌還會將他評選為

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百人之一。

李小龍的母親具有四分之一歐洲人的血統,他在美國舊金山出生,但隔年父母就帶他到香港生活。他當過童星,

13歲跟著葉問學習詠春拳,19歲時到美國讀書學習,

這位開設恰恰舞學校和武館的陽剛男子,

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主修的是卻是心理學和戲劇、副修哲學。

李小龍說: 「 我學到的一切事物,都是透過練武而來。」

他幾乎天天都在練習控制身體的力道與反應,

天天都在反思自己與身體、外界(對象)的鏡射關係。

日日反省研究加上即刻實驗並校正的態度,讓他不僅創立截拳道,引領當時習武風氣,更將這門哲學思想,貫穿實踐到自己的生活。

例如他說,我們要以中庸的態度來觀察自己以及看待我們的生活,不管發生任何大小事,都不用急著編故事,

而是看清實際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人生是持續流動的過程,途中會突然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它或許會留下傷疤,但接著人生會繼續流動,

就像流水,只要停下來它就會變濁。人生就是時好時壞。」

李小龍並不是一出生就是個贏家,他小時候身體瘦弱,身高不高,又有嚴重的近視,也曾因為壞脾氣而慘遭退學。

他之所以能夠有所成就,完全是因為他願意為自己的目標持續努力! 他敢於做夢,樂於探索自己,實現自己!

夢想不能實現會怎麼樣呢? 意志消沉?一厥不振?

李小龍說,就把夢想的碎片拼湊起來,重新擁有這些碎片,

重新看見這些碎片中的隱藏潛能吧!

改掉舊習慣,繼續往前走,只要往前走就能看到新的景象,

只要往前走就能看見浩瀚天空中飛翔的鳥兒!

李小龍提醒大家,靈魂和肌肉一樣,沒操過就不會變壯!

無論要花多久的時間,我們的靈魂要能夠學會站起來,

我們要領悟自己的強大!

那他是怎麼訓練他的身心呢? 作者幫我們整理出六個工具。

工具一:瞄準目標,搞清楚自己想做什麼?

工具二:採取行動,起步、練習、實驗。

工具三:肯定句,李小龍把七段充滿正能量的句子寫在記事本裡。

工具四:製作象徵性物品,當作對自己的承諾。

工具五:寫日記,並且大聲念出來。

工具六:活動身體,與自己的身體產生連結。

「就算我李小龍有一天,可能還沒實現所有抱負就死了,

我也不會後悔。我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而我做過的每件事,

都是盡心盡力去做的,這樣的人生再圓滿不過了。」

不後悔的人生? 圓滿的33年?

不需要是李小龍的影迷,也可以讀到讓自己怦然心動的一些話哦。

2 comments

nora 2023-11-08 - 12:56 上午

very positive!!!

Reply
Anne 2023-11-10 - 10:27 上午

yes, indeed!

Reply

Leave a Comment